PC端顶部LOGO

旭辉美元债到期,林氏兄弟排雷隐忧

房财经 ·

2022/07/16 17:37

阅读:

评论: 0

@房财经 程姗

林氏三兄弟近些日子的动作很大。

这边号召着旭辉控股的高管和员工,不断买入股票和公司债;那厢从上市公司的手中,买下资产;同时,还以提前回购美元债的“逆势”举动,向外界展示着旭辉控股的强大自信。

确实,在闽系地产商几乎全部搁浅的背景下,唯有旭辉控股,不仅没有暴雷,还成为仅有的五家行业示范生。

这样的鲜明对比,不得不让尚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其他闽系友商,好生羡慕。

但是,在股价、公司债双双腰斩的当下,旭辉控股如此护盘行动,是真的肌肉满满,还是虚胖造成的假相?

毕竟,4个月前瑞银的那份做空报告,并未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而一个月后,三位林氏老板,将面临一道大坎儿。8月24日,旭辉控股一笔3亿美元的永续债将到期。

迈过了这道关卡,林氏兄弟和他们的旭辉控股,在多灾多难的2022年,或许可暂吁一口长气。

动作频频

截至7月15日收盘,旭辉控股股价报每股2.33港元;7月开局,它的股价还在每股3.94港元。两周时间,跌去40.86%。

把时间拉得更长一些,自3月份以来,旭辉控股的股价已经腰斩,累计跌幅高达55.02%。

在董事局主席林中眼里,旭辉控股的股价长期以来,一直被市场严重低估。

他早在几年前就放话外界:“只要旭辉的股价被市场低估,我们就会不断增持。”

林中的确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最近的回购发生在7月14日。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及控股股东林峰,透过联系人,在公开市场购买共50万股旭辉控股股票,合计金额136.4万港元。

一天之前,他便于公开市场购买100万股,总代价257万港元。而林氏三兄弟,自3月份以来,至少增持了旭辉控股648.4万股,耗资1965万港元。

随着林峰最近的增持,控股股东林中、林伟、林峰,共持有旭辉控股50.84亿股,占旭辉总股本最新的比例为55.6%。

就在三位老板忙着增持的过程中,高管们也没闲着。

7月14日,旭辉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永岳,在公开市场购买35万股,总价约87.7万港元。合计持有旭辉控股266万股,占总股本的0.03%。

至此,过去一周时间,旭辉控股多位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公开市场已至少购买855万股旭辉股票。

不仅如此,旭辉控股的高管们,近期也在频繁购买公司债。

6月23日晚间,旭辉控股公告称,公司董事杨欣购买债券“20旭辉01”、“21旭辉02”,累计金额485万元。

7月7日,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陈东彪,于7月5日起,在二手市场购买2021年第二期债券,代价174万元。自6月24日至7月7日,陈东彪累计购买旭辉集团公司债469万元。

老板加高管的一系列高调行为,被外界视为,旭辉控股在秀肌肉。

它要传递的信号,不仅是旭辉控股是健康的,财务无忧。更重要的是,它在为接下来的形势,提前布局。

但在资本市场,人们用脚否定了旭辉控股的努力。

一边不断增持股票、购买公司债;一边却是股票、债券双双不断下跌的惨痛现实。

3

下半年刚刚开局,中资地产美元债价格,便进入持续下跌的状态。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被抛售的对象,竟然是大家普遍认为资信更好的优等生。包括碧桂园、龙湖、旭辉等,在过去的10余天内,美元债重挫。

其中旭辉控股大部分有期限的美元债品种,在过去3周时间内,从70美分均下跌至30美分左右。

有研究报告显示,旭辉、碧桂园、龙湖、新城、仁恒,五家示范生的美元债交易报价,在过去三周内,大部分美元债报价下挫近13-15美分,部分下挫超20美分。

而受到负面传闻波及的旭辉控股,其美元永续债报价下跌更是超过50美分。

所谓的负面传闻,即8月24日到期的美元永续债。2017年8月24日,旭辉控股发行该笔本金3亿美元的永续债,利率5.375%。

自7月初,不断有消息称,旭辉控股将不会赎回该美元永续债。

受此传闻袭扰,7月6日,旭辉控股美元债报价下行6美分,这拉开了此后其全线美元债,连续多日大跌的走势,并波及股票也跟着一路下行。

7月10日,旭辉控股火速发布公告,称于7月8日,提前购回于2023年1月到期的5.5%美元债500万美元,只占到该美元债本金总额的约1.67%。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旭辉控股截至2023年上半年,唯一一笔到期美元债。旭辉称,日后有合适的时机,将进一步回购这笔美元债。

回购金额虽然不大,但林氏三兄弟通过此举,已明显释放出,不会赎回永续美元债。而是将精力放在有期限美元债偿还方面。

事实上,对林氏老板们来说,不赎回永续债,或许是当下最理性的选择。

首先,它并不会导致违约,但选择再续后的利率,会翻一倍至11%,每年将增加约1亿元的财务成本。

可同时会让旭辉控股的现金流,省出20亿元左右。

结合当下的融资背景,倘若林中兄弟选择赎回,那接下来还会能再发行3亿美元债券否?

况且陈卓林的雅居乐6月份,刚刚发生的利息超过20%的夹带融资,就摆在眼前。

当然,过多永续债的存在,其永无休止的巨额利息,将成为吞噬企业利润的噩梦。不仅如此,还将继续打压旭辉控股,早已腰斩的股价和债券。

要足够多的现金流,还是降低负债?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孰轻孰重,林氏兄弟自有分寸。

旭辉控股一众人员的股票增持与债券回购行为,已充分表明,他们不仅在护盘,更像是在抄底。

趁着此时的波动主动进场,暂时看并不划算。但时间拉长了分析,一个现金流尽可能多的旭辉控股,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来。

但世事皆有万般可能。

如果8月24日,林氏老板们的选择赎回这笔永续美元债,那此刻购买的投资者,将获得18倍的年化收益。

明股实债之痛

林中能带着两位兄弟,在风云莫测的房地产市场叱咤20余载,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否则,旭辉控股也不会在当下闽商地产公司中,鹤立鸡群。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旭辉控股真的隐患皆无。

受整个行业趋势的裹挟,旭辉控股过去几年,不断上升的少数股东权益比重,让外界始终质疑的“明股实债”,背后隐藏的表外巨额债务问题,始终是悬在它头上的一把利刃。

关于旭辉控股表外负债,到目前存在着两个版本。

一个是它自己发布的,截至2021年末,旭辉控股非并表项目,股东权益后的有息负债为203.9亿元;另一个则是,瑞银发布的600亿-900亿元。

今年3月14日,瑞银发布研究报告,对旭辉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的400多个项目,进行了股权分析,发现旭辉有80%的项目是非全资拥有的,约35%-45%的项目没有并表。

这些表外项目,直接导致旭辉控股的表外负债为600亿至900亿元。瑞银称,如果要化解这些风险,旭辉控股需要付出的代价570亿元,这相当于旭辉2021年合同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该报告一出,外界一片哗然。林氏兄弟当然选择急眼。

3月16日,旭辉控股言辞激烈的回怼,这是不公平的负面及无依据的评论,相关陈述与评论,欠缺严谨且严重误导,并罗列一堆数据,进行反驳。

此后的业绩发布会上,CEO林峰更是表示,2021年末,旭辉表外负债降至203.9亿元,无任何超额担保。

但不管旭辉控股如何解释,它的明债也不容忽视。

截至2021年末,旭辉控股负债总额3253.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非流动负债1016.1亿元,同比增长14.4%;流动负债2237.4亿元,同比增长8.2%。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为119.3亿元,同比增长63.4%,应付账款及票据732.7亿元,同比增长18.2%;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借款为609.6亿元,同比增长12.3%。

更重要的是,旭辉控股少数股东权益不断上升的事实,不容辩解。

2021年,旭辉空户少数股东权益达到634.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占全部股东权益的比例增至59%。

但是,其归属少数股东的净利润却没有相应增长,2021年为45.95亿,同比增长仅为26%,占公司总净利润的37.3%,远不及归属股东权益净利润的76.14亿元。

这种剪刀差,让掌握近六成净资产的少数股东,2021年仅拿到了不到四成的净利润。

“明股实债”的嫌疑忒大。

尽管短期内,这些都不会伤及旭辉控股的元气。但在内忧外患的时代,也足够值得林氏老板们的警惕。

作为闽系民营开发商的领军代表,旭辉控股尚能不弯腰坚挺着,外界应该点赞。

以林中为首的林氏三兄弟,在扛起闽系开发商大旗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温馨提示:本文著作权,归房财经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文章,请在百度上搜索“房财经”。联系方式23012058@qq.com
关键字: 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