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宝龙地产披露消息称,根据第四批2022年票据的条款,第四批2022年票据的所有尚未偿还本金额及其应计利息,于到期日2022年7月25日到期并应支付。
截至公布日期,宝龙地产尚未偿还该等没有交换的第四批2022年票据余下尚未偿还本金额2129.4万美元本金及应计利息。
至此,宝龙正式违约。
据悉,宝龙地产进一步表示,根据第二批2022年票据的条款,第二批2022年票据的所有尚未偿还本金额及其应计利息,将于到期日2022年11月8日到期并应支付。
虽然宝龙地产不断探讨各项融资安排,惟就该等没有交换的第二批2022年票据余下尚未偿还本金额3725.9万美元。
亦未必能于2022年11月8日偿还该本金及应计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宝龙地产将与余下的第四批2022年票据及第二批2022年票据的持有人积极保持沟通,并鼓励相关持有人于切实可行情况下尽快与公司联络,务求就结付该等票据达成双方同意的安排。
据YY评级报告,宝龙今年6-12月还有45.15亿元境内债(含ABS)+6亿美元境外债面临行权或到期。
折合人民币约85亿元。
集中兑付压力下不容喘息,在销售下滑的不利背景下,特别是80余亿元REITS发行失效后,宝龙拿出了新的融资及偿债计划:
1)出售写字楼和长期出租公寓(价值150-200亿元)
2)抵押39个购物商场和酒店(价值200-250亿元)
此外,宝龙在融资动作上也并不顺利。
首先宝龙相较于大多数房企而言,在拿地模式和发展定位上都有所区别。通过商住综合体,下沉三四线的勾地模式,必然会导致资金的大量沉淀。
而拿地端的核心逻辑就是通过住宅销售的现金流来覆盖商业开发建设的资金沉淀。
这种逻辑在市场上行周期中是成立的,但是一旦市场遇冷,不仅会销售滞冷,而且会导致大量资金沉淀。
6月底,宝龙更是接连遭到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普的下调评级。
6月30日,穆迪将宝龙地产企业家族评级从“B3”下调至“Caa1”,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6月29日,标普将宝龙地产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C+”,同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给出的理由是,宝龙销售下滑严重,融资渠道受限,未来一年内有大量债务到期。
尤其是美元债,2022年7月、10月、11月,有3笔美元债到期,总额6亿美元。
而不出所料,宝龙还是未能逃过七月的生死劫。
分享到微信
仅隔一周,金科地产再次“迎来”监管函,招黑体质何时了